要怎么控制糖尿病-37000cm威尼斯

要怎么控制糖尿病

李霞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三级甲等」 代谢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控制需要综合性的治疗,综合性治疗的意义有两层:1、糖尿病控制血糖需要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不能单纯靠药物,需要学习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等五个方面,又称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2、糖尿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以外,为了尽可能多地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还需要综合控制其他代谢情况,如血压、血脂、尿酸和体重等也要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像其他的疾病一样,只要坚持吃药,就足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其实不然,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

肥胖的体型、无规律和无节制的生活、过大的精神压力、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对血糖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确切地来讲,在控制血糖方面,仅仅单独依靠降糖药物的使用,并不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万全之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针对所有可能影响血糖的因素都采取相应的措施,那将难以从根本上做到血糖的全面控制的。

正规的糖尿病治疗应当涵盖五个方面的情况,包括:适当地掌握与糖尿病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合理地管理好饮食的情况、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和控制体重、正规地使用各种降糖药物以及科学地进行自我监测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措施。(请继续关注,在后续中会详细讲述)因为导致糖尿病发生的罪魁祸首—胰岛素抵抗也可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以及血管硬化,和肥胖也密切相关,所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单单是高血糖引起的,也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多种紊乱有关。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糖尿病患者的其他代谢控制目标见下表。

综合治疗包括哪些具体的措施?

糖尿病控制血糖综合控制的五个方面主要包括下列的这些内容:

1、学习糖尿病知识:了解糖尿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影响血糖的因素、控制目标等,同时树立起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2、饮食控制:定时定量的饮食有助于基础血糖水平的控制,避免进食或少吃容易影响血糖的食物。

3、运动锻炼:坚持规律的餐后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消耗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配合饮食控制一起还能有助于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水平。

4、降糖药物的使用: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不同,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

5、自我监测:血糖的自我检测有助于患者及时了解各种生活事件对血糖的实际影响情况,为生活方式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有哪些防止并发症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1、控制血压:包括非药物治疗措施和药物。非药物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减肥、减少食盐摄入(小于6克/天)、戒烟限酒(最好不喝酒,每日不超过啤酒285ml,红酒100ml或白酒30ml,各约含酒精10g)和保持良好心态。药物治疗应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一般如果肾脏没有衰竭,首先选用“xx普利”或者“xx沙坦”类药物,尽量选择一天吃一次的长效剂型,以免血压波动。

2、控制体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多动”,此外,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辅助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艾塞那肽、利那鲁肽扥等。

3、控制血脂:非药物治疗与控制血压相同,要低脂饮食,不吃动物油,植物油也要限制,每天小于25克。如果血脂仍然不达标,可以根据特点选择xx贝特类(降甘油三酯为主)和xx他汀类(降胆固醇为主)。

4、抗血栓:经医生评估,如果没有禁忌,可以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于减少血栓性疾病有好处。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目标: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

重点:

1. 宣传糖尿病基本知识:如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与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与体征。

2. 生活方式的干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心理平衡、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里平衡。

3. 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在高危人群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4. 定期检查,及早干预。

5. 对糖尿病家属重点宣传。

糖尿病的二级预防: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目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尽早发现糖尿病,尽可能地控制和纠正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肥胖以及吸烟等致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尽早的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重点:

1. 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如并发症的种类、危害性、严重性及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

2. 强调“五驾马车”的重要性。

3. 教会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糖的频率,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教会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的防治。

4. 强调患者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目标: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并发症发展到临床可见的器官或组织病变;防止由于器官或组织衰竭导致的残废。

重点:

1.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重要性。

2. 加强防治知识教育。

3. 有效的治疗。

扩展阅读

网站地图